广东省《无线传感网大纲

代码:12573)

目录

Ⅰ  性质与目标

Ⅱ  考核目标

Ⅲ  内容与考核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

附录 题型举例

Ⅰ  性质与目标

一、性质和特点

《无线传感网》是物联网工程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本是物联网工程的主干。无线传感网是物联网用来感知和识别周围环境信息的生成和采集,它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等重要信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大,是一门联系实际、工程性较强的。通过本,能加深学生对无线传感网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从事无线传感网开发和工程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

作为物联网工程的一门主干学生在了解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无线传感网的发展和,特别是无线传感网的核心手段,为之后物联网的工程打下基础。因此,本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无线传感网的基本原理及实例,强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三、与相关的联系与区别

与相关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与《宽带IP网络》的联系与区别:《无线传感网》和《宽带IP网络》都涉及到网络架构设计、通信协议、数据传输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区别在于场景和实现方式。宽带IP网络通常是建立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具有大规模、复杂的特点,而无线传感网则是基于分布式、低功耗、小规模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等信息。因此,在无线传感网中,需要考虑节点间的通信和能源消耗等问题。
  2. 与《数据通信基础》的联系与区别:《无线传感网》和《数据通信基础》都涉及到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包括数据传输、信号传输、编码和调制等。两者都关注数据通信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以及如何优化和改进它们。主要区别在于无线传感网中的节点通信需要考虑到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等特点,而数据通信则一般需要考虑到高速率、高带宽等特点。此外,无线传感网中的节点通信一般是基于某些物理参数的感知,而数据通信则是基于通信协议和传输进行的。
  3. 与《物联网工程导论》的联系与区别:《无线传感网》和《物联网工程导论》都涉及到无线通信和传感器,涵盖了物联网的架构和组成部分。两者都需要了解物联网的以及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区别在于《无线传感网》更注重传感器的和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内容,而《物联网工程导论》更注重物联网的整体架构和场景,涉及到物联网的各个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方面的

四、的重点和难点

共分为十二章,分别是无线传感网概述、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层、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通信标准、同步、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容错设计、服务质量保证、无线传感网的操作与软件开发、无线传感网。其中重点、难点章包括: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层、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通信标准、同步、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容错设计、服务质量保证;一般章包括:无线传感网概述、无线传感网的操作与软件开发、无线传感网

Ⅱ  考核目标

《无线传感网》由于各知识点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本大纲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四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为:识记、领会、简单、综合。关于这些用语、概念的解释如下: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Ⅲ  内容与考核

第一章  无线传感网概述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挑战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了解无线传感网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本章的,能够加深对无线传感网特点及优势的认识,并对传感器的节点结构、无线传感网架构等基础知识有初步印象,更加明确本任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介绍

一、无线传感网的概念

二、无线传感网的特点及优势

三、无线传感网的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的体系结构

一、传感器的节点结构

二、无线传感网架构

第三节 无线传感网研究现状

一、无线传感网研究及发展现状

二、无线传感网所面临的挑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无线传感网介绍

领会:无线传感网的概念、无线传感网与Ad hoc共有的特征、无线传感网特有的特征。

简单:无线传感网的

2.无线传感网的体系结构

简单:传感器的节点结构、无线传感网各层协议的功能。

3.无线传感网研究现状

综合:无线传感网研究及发展现状、无线传感网所面临的挑战。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的概念、无线传感网的、传感器的节点结构、无线传感网各层协议的功能。

难点:无线传感网与Ad hoc共有的特征、无线传感网特有的特征。

第二章 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物理层现状、特点、编码调制、频率选择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的特点、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频率的选择、频段划分及其主要用途;了解无线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物理层在无线传感网中主要负责数据的调制、发送与接收,是决定无线传感网的节点体积、成本和能耗的关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物理层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的特点

二、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研究现状及发展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关键

一、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

二、频率的选择

第三节 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

一、频段划分及其主要用途

二、无线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无线传感网物理层概述

识记: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研究现状及发展。

2.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关键

简单: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频率的选择。

3.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

领会:频段划分及其主要用途、无线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物理层的特点、编码调制方式的选择、频率的选择、频段划分及其主要用途。

难点:无线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

第三章 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链路层现状、特点、关键问题、MAC协议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特点、关键问题、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分配的MAC协议;了解数据链路层现状。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数据链路层在无线传感网中是如何利用MAC协议实现无线信道的共享,从而形成一条没有差错的链路,保证其可靠性,并能认识到MAC协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无线传感网的性能优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特点

二、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研究现状及发展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关键问题

一、能量效率问题

二、可扩展性和公平性

三、信道共享问题

第三节 无线传感网的MAC协议

一、基于竞争的MAC协议

二、基于分配的MAC协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概述

识记: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研究现状及发展。

  1. 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关键问题

领会:能量效率问题、可扩展性和公平性、信道共享问题。

  1. 无线传感网的MAC协议

综合: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分配的MAC协议。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数据链路层的特点、能量效率问题、可扩展性和公平性、信道共享问题。

难点: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分配的MAC协议。

第四章 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层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层现状、特点、关键问题、路由协议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特点、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基于集群结构的路由协议;了解网络层现状、关键问题。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网络层在无线传感网中主要负责多跳路由的发现和维护,即寻找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优路径,以及保证数据能够沿着这条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交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网络层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特点

二、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研究现状及发展

三、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

一、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

二、基于集群结构的路由协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网络层概述

识记: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研究现状及发展、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关键问题。

  1. 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

简单: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基于集群结构的路由协议。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研究现状及发展、无线传感网网络层的关键问题。

难点: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基于集群结构的路由协议。

第五章 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传输层特点、关键问题、传输层协议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传输层的特点、关键问题、基于拥塞控制的传输层协议;了解基于可靠性传输层协议。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传输层在无线传感网中主要控制链路的流量和避免拥塞,保证数据能够有效、无差错地传输到目的节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传输层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传输层的特点

二、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关键问题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分析

一、基于拥塞控制的传输层协议

二、基于可靠性传输层协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无线传感网传输层概述

识记:无线传感网传输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关键问题。

2.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分析

识记:基于可靠性传输层协议。

领会:基于拥塞控制的传输层协议。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传输层的特点、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关键问题。

难点:基于可靠性传输层协议、基于拥塞控制的传输层协议。

第六章 通信标准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通信标准协议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IEEE 802.15.4标准、ZigBee标准、无线局域网、蓝牙;了解UWB。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在无线传感网低信道带宽的下是如何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IEEE 802.15.4标准

一、IEEE 802.15.4协议简介

二、IEEE 802.15.4协议栈(物理层规范、MAC层规范、MAC层的帧格式)

第二节 ZigBee标准

一、网络层规范

二、层规范简介

第三节 无线局域网

一、无线局域网概述

二、网络拓扑结构

三、IEEE 802.11协议栈(分布式控制方式、中心控制方式)

第四节 蓝牙

一、蓝牙核心协议

二、蓝牙优势

第五节 UWB

一、UWB协议模型

二、UWB优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IEEE 802.15.4标准

识记:IEEE 802.15.4协议、IEEE 802.15.4协议栈(物理层规范、MAC层规范、MAC层的帧格式)。

  1. ZigBee标准

识记:网络层规范、层规范。

  1. 无线局域网

识记:无线局域网组成、网络拓扑结构。

领会:IEEE 802.11协议栈(分布式控制方式、中心控制方式)。

  1. 蓝牙

识记:蓝牙核心协议。

领会:蓝牙优势。

  1. UWB

领会:UWB协议模型、UWB优势。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IEEE 802.15.4标准、无线局域网、蓝牙

难点:ZigBee标准、UWB

第七章 同步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同步的意义、现状、发展、关键问题、传统同步(DMTS同步、RBS同步、TPSN同步、FTSP同步)、新型同步(协作同步)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同步的意义、关键问题、传统同步(DMTS同步、RBS同步、TPSN同步、FTSP同步);了解同步的现状、发展、新型同步(协作同步)。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同步能使得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本地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时序的有效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同步概述

一、同步的意义

二、同步研究现状与发展

三、同步关键问题

第二节 传统同步

一、DMTS同步

二、RBS同步

三、TPSN同步

四、FTSP同步

五、传统协议比较

第三节 新型同步

一、新型同步概述

二、协作同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同步概述

识记:同步的意义、同步关键问题。

  1. 传统同步

识记:DMTS同步、RBS同步、TPSN同步、FTSP同步。

综合:传统协议比较。

  1. 新型同步

识记:协作同步。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同步的意义、同步关键问题、传统同步

难点:新型同步

第八章 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的特点、现状、发展、关键问题、基于测距的定位、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节点定位的特点、关键问题、基于测距的定位、基于非测距的定位;了解节点定位的现状、发展。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节点定位可以提供各传感器节点在平面或空间中的绝对或相对坐标,还可以为基于位置的路由算法提供支持,减少路由发现等开销,从而提高路由效率、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节点定位概述

一、节点定位的特点

二、节点定位研究现状与发展

三、节点定位关键问题

第二节 基于测距的定位

一、三边定位

二、角度定位

三、测距定位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第三节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

一、基本原理

二、典型算法

三、几种非测距的定位性能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节点定位概述

识记:节点定位的特点、节点定位关键问题。

  1. 基于测距的定位

领会:测距定位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简单:三边定位、角度定位。

  1.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

领会:基本原理、典型算法。

简单:几种非测距的定位性能分析。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节点定位的特点、节点定位关键问题、基于测距的定位

难点:基于非测距的定位

第九章 容错设计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容错设计的概念、模型、无线传感网可靠性分析、网络故障检测与诊断、自恢复策略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容错设计的概念、模型、网络故障检测诊断、自恢复策略;了解无线传感网可靠性分析。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容错能够自动将无线传感网传输过程中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和数据恢复到发生事故以前的状态,从而使得网络能够连续正常的运行,是故障检测和恢复的关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容错概述

一、容错设计的概念

二、容错设计模型

三、无线传感网可靠性分析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故障检测与诊断

一、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故障诊断

二、基于贝叶斯信任网络的故障诊断

第三节 无线传感网的自恢复策略

一、基于连接的故障修复

二、基于覆盖的故障修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容错概述

识记:容错设计的概念、容错设计模型。

  1. 无线传感网故障检测与诊断

领会: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故障诊断。

简单:基于贝叶斯信任网络的故障诊断。

  1. 无线传感网的自恢复策略

识记:基于连接的故障修复。

领会:基于覆盖的故障修复。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容错设计的概念、容错设计模型、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故障诊断、基于贝叶斯信任网络的故障诊断。

难点:基于连接的故障修复、基于覆盖的故障修复。

第十章 服务质量保证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的标准、现状、发展、关键问题、感知模型、典型的无线传感网覆盖控制算法与协议、可靠数据传输、拥塞控制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服务质量的标准、关键问题、感知模型、典型的无线传感网覆盖控制算法与协议、可靠数据传输;了解服务质量的现状、发展、拥塞控制。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服务质量保证往往是针对而特别提出的。而在无线传感网中,主要分为感知服务质量保证和传输服务质量保证,所以应在不同的中采用不同的服务质量保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的标准

二、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研究现状与发展

三、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关键问题

第二节 感知服务质量保证

一、感知服务质量概述

二、感知模型

三、典型的无线传感网覆盖控制算法与协议

第三节 传输服务质量保证

一、可靠数据传输

二、拥塞控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概述

识记: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的标准、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关键问题。

  1. 感知服务质量保证

识记:覆盖控制分类、感知模型。

简单:典型的无线传感网覆盖控制算法与协议。

  1. 传输服务质量保证

领会:可靠数据传输。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的标准、无线传感网服务质量关键问题、覆盖控制分类、感知模型、可靠数据传输。

难点:典型的无线传感网覆盖控制算法与协议。

第十一章 无线传感网的操作与软件开发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操作的特点、TinyOS操作、MANTIS OS操作、SOS操作、操作比较分析、软件开发设计、软件开发的内容、主要挑战、nesC语言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操作的特点、操作比较分析、软件开发设计、软件开发的内容、主要挑战;了解TinyOS操作、MANTIS OS操作、SOS操作、nesC语言。通过本章的,能够深刻理解到无线传感网的操作、软件开发与一般的操作、软件开发之间的区别,并对三种常用的无线传感网操作和经典的软件开发nesC语言有基本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操作

一、无线传感网操作的特点

二、TinyOS操作架构

三、MANTIS OS操作架构

四、SOS操作

五、操作比较分析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

一、软件开发特点和设计

二、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内容

三、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主要挑战

四、nesC语言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操作

识记:无线传感网操作的特点。

领会:操作比较分析。

  1. 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

识记:软件开发设计、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内容。

简单: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主要挑战。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操作的特点、软件开发设计、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内容。

难点:操作比较分析、无线传感网软件开发的主要挑战。

第十二章  无线传感网

一、目的与

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对无线传感网的场景、静态部署、动态部署、实例分析(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掌握无线传感网的场景、实例分析(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了解无线传感网的静态部署、动态部署;通过本章的,能够加深对无线传感网在实际场景中的认识,体会到其优势所在,并能熟悉无线传感网设计的基本流程,具备初步设计以及分析无线传感网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一)内容

第一节 无线传感网的场景与

一、无线传感网的场景

二、静态部署

三、动态部署

第二节 无线传感网实例分析(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

一、框架结构

二、节点的软/硬件结构

三、网络协议

四、定位机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

  1. 无线传感网的场景与

领会:静态部署、动态部署。

综合:无线传感网的场景。

  1. 无线传感网实例分析(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

综合:设计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主要环节包括框架结构、节点的软/硬件结构、网络协议、定位机制。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无线传感网的场景。

难点:无线传感网实例分析(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网)。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

一、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大纲是根据,结合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命题进行指导和

大纲明确了的内容以及深广度,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组织进行辅导的依据,是、掌握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命题的依据。

二、大纲与的关系

大纲是进行和考核的依据,掌握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的内容是大纲所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内容在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所体现的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内容和考核知识点,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

《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刘伟荣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第2版)。未列入大纲的章节不做笔试,将在考核中体现。

四、关于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基本是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本还明确了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中的知识点构成了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考核知识点是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本大纲已指明了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方法建议如下:

1、在开始指定的每一章之前,应先阅读大纲中有关此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即考核目标)。从而使得阅读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2、应当各章内容,掌握识记的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知识点,掌握重点。

3、阅读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同时要结合中的图表,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牢固掌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4、过程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做到有归纳、有总结、有理解、有提高。过程中除了勤于思考外,还要勤于提问,勤于练习,勤于请教,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还要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做到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5、前梳理已经过的内容,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便于记忆、加深理解。

五、对

1、者应根据本大纲内容和考核目标,明确本的特点、范围和,应熟知大纲对提出的目标总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达到的能力层次和考核目标。

2、者应认真钻研指定的,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并从方法上给予指导,防止他们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的正确方向。

3、者在辅导时应帮助者梳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的内容要覆盖全部,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者应全面,掌握全部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4、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者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联系起来,将基础知识和转化为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应考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本建议总64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无线传感网概述

3

第二章

无线传感网物理层设计

7

第三章

无线传感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

7

第四章

无线传感网的网络层

7

第五章

无线传感网传输层协议

7

第六章

通信标准

6

第七章

同步

6

第八章

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

6

第九章

容错设计

6

第十章

服务质量保证

3

第十一章

无线传感网的操作与软件开发

3

第十二章

无线传感网

3

 

总复习

8

 

总 计

64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大纲中所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和综合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

七、关于命题的若干

1、本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150分钟。评分采用100分制,60分为

2、本大纲各章所的基本、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命题应着重考核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40%,领会占30%,简单占20%,综合占1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  参考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无线传感网的节点通信模块中,(    )是能量消耗最大的。

A、发送          B、接收

C、空闲          D、睡眠

二、填空题

1、由于无线传感网节点的通信范围有限,同时为了节省能量,所以一般采取        的方式来进行节点间的通信。

三、简答题

1、S-MAC协议是无线传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一种MAC(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请问它是使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四、

1、在三边定位中,需要获取两节点之间的距离。现使用TOA(根据信号传播测距)进行测距。其中,传播速度为v=3×108 m/s,节点A发送一个信号给节点B的为t1=100 ns,节点B接收到该信号的为t2=110 ns。经过短暂的处理后,节点B在t3=115 ns回送一个信号给节点A,节点A接收到该回送信号的为t4=125 ns。请问节点A和节点B之间的距离是

(提示:1 ns=10-9 s)

广东自考《无线传感网技术》课程考试大纲(12573)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有关自考、成考等学历提升相关知识,同学们可以把本站(zikaoben.cn)加入浏览器收藏夹有任何学历提升相关疑问,也可以点此在线咨询!

免费在线咨询,立即获得学历提升指导
立即咨询
最近帮助13627人成功提升学历

    内容声明:凡来源为“zikaoben.cn”的内容,所有权利均归本站(www.zikaoben.cn)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和复制,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部分内容搜集自互联网公开信息,其权利非本站所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普及成人学历教育政策和知识,内容仅供考生参考,本站非教育部门官网,如涉及报考和缴费等操作,请广大网友以教育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